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第五個“世界肝炎日”,宣傳主題是:戰勝肝炎,從我做起。我國今年“世界肝炎日”主題為“抗擊肝炎,預防先行”。
肝炎一直是全球性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。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,全球共有20億人感染肝炎病毒,其中約有5億人(全世界十二分之一的人口)感染了慢性肝炎,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此而死亡。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肝炎病毒攜帶者和肝炎患者。病毒性肝炎是主要肝炎類型。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,其中主要包括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五種病毒。
肝炎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傳染病,僅乙肝和丙肝病毒攜帶者近1.5億,每年因肝硬化、肝癌死亡人數達28萬。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、病程復雜、預后較差、難以治愈,是我國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,而中國也正在努力甩掉“乙肝大國”的帽子。另外,危害僅次于乙肝的是丙肝,據介紹我國有760萬丙肝的感染者。近幾年來隨著檢測水平、篩查的力度以及報告系統的敏感性增加等原因,丙肝病例逐年上升。
抗擊肝炎,預防先行
要控制傳染病流行,接種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手段,只有保證高水平的疫苗的接種率,才能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。
接種疫苗可以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可以防止個體的發病,同時能夠防止傳染病在人群中傳播。我國從政府到專業部門都非常重視肝炎的防治工作,從2002年開始我國把乙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,免費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,2013年來主動為2億兒童接種乙肝疫苗。
根據最新統計的接種率,乙肝接種率強調兩個指標,一個是乙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,即出生后首次接種,另外一個是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。從2010年開始,我國開啟對孕婦進行乙肝血清的篩查,對表面抗原陽性孕婦所生新生兒在接種乙肝疫苗的同時,免費接種免疫球蛋白。
2009年啟動新醫改以后,2009年到2011年之間,我國為所有15歲以下的青少年補種了乙肝疫苗,總共補種了6800萬。“我們認為由于堅持乙肝疫苗預防乙肝這個策略,所以我們國家才有今天乙肝防治取得的成效。”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說。
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說:“母嬰阻斷對我們國家乙肝防治特別重要,通過對孕婦的乙肝篩查,加上乙肝疫苗接種和表面抗原陽性的母親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,可阻斷乙肝病毒的傳播,使傳播概率降低。”
我國乙肝防治取得的成效可以通過幾個數據表明:最新的乙肝血清學調查顯示,2014年最新調查成果,全國1-4歲兒童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流行率降到了0.32%,與2006年0.96%相比下降了66%,5-14歲的青少年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到了0.94%,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61%,我國提前實現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乙肝控制的目標。與此同時,我國對甲肝的防治成效也非常明顯,2007年我國將甲肝疫苗納入了國家免疫規劃,對適齡兒童免費接種,2014年甲肝病例數達到歷史最低水平。
監測與綜合干預,是我國關于肝炎防控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環節。近年來我國的監測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,乙肝監測在全國運行,丙肝監測也在不斷完善。從2015年開始,我國的采血機構都運用新的方法來篩選血源,進一步降低通過輸血來傳播乙肝的風險。
據了解,乙肝發病主要是15歲以上的人群,發病高峰出現在40歲年齡組。成人乙肝病毒易感者,尤其是成人高危人群(如乙肝感染者配偶或性伴、醫療衛生人員、救援人員、經常接受血液透析者、不安全注射者等)乙肝疫苗接種率不高。
對重點人群采取綜合干預措施,加強控制醫源性傳播,強調治療,及時治療肝炎的患者是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。實踐證明,如果較早發現并按照積極科學規范治療,大部分的丙肝都是可治愈的,大部分的乙肝是可以控制的,所以說肝炎是可防可控的,也是基于這些基本認識。
走出誤區,平等對待
乙肝病毒攜帶者雖然在生活、工作、學習和社會活動中不會對周圍人群和環境構成威脅,但他們在入學、就業時容易遇到障礙。2010年2月,有關部門聯合發出通知,取消了入學和就業體檢中檢測乙肝項目。此規定保護了乙肝病毒攜帶者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就業權利。從醫學角度講,為早發現早治療,要鼓勵個人通過體檢、檢測了解自身感染狀況。下面是乙肝認識8大誤區,我們要認清誤區,拒絕歧視。
誤區一:乙肝病毒攜帶者=乙肝病人
“乙肝病毒攜帶者”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,但肝功能等各項檢查正常,沒有肝炎癥狀和體征,除了單純攜帶乙肝病毒外,體力上與正常人無異。
誤區二:HBsAg陽性就是乙肝
當血液中檢測到HBsAg時,僅僅表明感染上了乙肝病毒,HBsAg陽性者只有在肝組織出現病理改變時,即出現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炎癥改變時,乙肝肝炎的診斷才成立。
誤區三:得了乙肝要被隔離
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渠道是母嬰傳播、血液傳播和體液傳播。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,例如在一起工作、握手、擁抱、同住宿舍、在同一餐廳用餐、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傳染乙肝。
誤區四:乙肝患者生活不再正常
“乙肝患者”是指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且正在發病,表現出肝臟受損狀態。只要生活規律、避免勞累、忌煙酒、注意飲食。并在正規醫院治療和定期復查。仍可正常生活,重要的是及時抑制病毒復制。
誤區五: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可結婚生育
可以結婚的,但是婚前一定要檢測血液中的乙肝抗原抗體系統,即“兩對半”。結果有任何一項陽性,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。如均為陰性,則必須注射疫苗,待產生抗體后就可以結婚。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必須注射乙肝疫苗。
誤區六:感染乙肝病毒很難痊愈
急性感染者中約90-95%的感染者可痊愈,慢性感染患者中絕大多數僅為病毒攜帶者,而無嚴重病變,發展成慢性肝炎者雖不能治愈,但經過合理的治療和保養,可以使病情保持長期穩定。
誤區七:得了乙肝就會得肝硬化和肝癌
肝癌和肝硬化與慢性肝炎確實有著密切的關系,但并非必然因果關系。慢性肝炎經過科學治療后,病情可得到控制。即使是肝硬化的患者,最終發展為肝癌者也是極少數的。
誤區八:成年人無需接種乙肝疫苗
處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度危險狀態的易感乙肝者均應接種乙肝疫苗。主要包括:新生兒、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、醫務人員、乙肝病人和HBsAg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著、性伴侶和配偶、新入伍的軍人、保育人員、運動員等。